據悉,這個研究結果將發表在zui近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端粒在細胞老化、癌癥以及其它的生物過程中發揮關鍵的作用。上個月,2009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授予了揭示“染色體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護的以及端粒的結構”的三位科學家。染色體末端相對較短的DNA稱為端粒。2009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分子生物學教授伊麗莎白·布萊克波恩將端粒比作保護鞋帶不散開的末端的塑料部分。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短一些,zui后,端粒變得非常短,細胞就停止分裂,進入到細胞衰老的狀態。細胞逐漸衰老,重要的組織和器官開始衰退,典型的衰老跡象開始產生。
為了研究端粒在衰老過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對猶太人進行了研究。Gil Atzmon博士是愛因斯坦醫學院醫學和遺傳學副教授,老齡化研究學院遺傳中心長壽項目負責人,同時也是文章的主要作者,他說:“我們的研究希望回答兩個問題:長壽的人是否有長的端粒?如果是這樣,端粒酶基因變異體能否用來解釋這些長的端粒?” 研究結果表明,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Yousin Suh博士是愛因斯坦學院醫學和遺傳學副教授,他說:“正如我們猜測的那樣,長壽的人能夠更好的保持端粒的長度。并且,我們發現,他們的長壽歸因于或至少是部分歸因于能夠保持端粒長度的有利的基因變異體。”具體而言,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活到很長的被研究人員有可遺傳的基因變異體,可以讓他們的端粒酶非常活躍,因此能夠更有效的保持端粒的長度。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可避免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例如,在老年人中死亡率非常高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Suh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表明,端粒長度和端粒酶基因變異體一起使得人們壽命更長,并可能幫助他們避免老年疾病。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研究100歲以上老人,以便了解端粒酶基因變異體對保持端粒長度的機理。zui終,可以模仿100歲以上老人擁有的端粒酶來開發出一些藥物。
本文由http://m.huayanxi.com/編輯